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公进曰。今日所讲。即大学衍义。是书也裒集经史诸说。固多曾经进讲之文。而至于颜渊问仁章。即是学问大头脑。 殿下若于讲论之时。已有服膺而体行者。则虽今日不再讲可也。进学之工。不在于多闻。而要在于力行矣。 上曰。所达好矣。请事斯语。予尝服膺。而予之学问在晓。每见先圣格言。非不知其甚好。反求诸身。即无体行之宲。儒臣南下时所陈戒。状本中所勉戒。非不铭念。而终未能副。是可慨也。公曰。顷者入直之日。即 大王大妃殿进宴之日也。 圣情欣悦。可以仰知。凡在臣僚。孰不庆抃。而病卧直庐。宲有一段忧爱之忱。若蒙得间。欲一陈禀矣。今见非礼勿视之文。愚忱自激。

女乐者本非人主之所当视。孔子之去鲁。即以此也。 国朝故事。接待倭人。必用女乐。先 正臣
赵光祖累次陈白。 中庙去之。宲千古盛德事也。内间进宴。既异于非女乐则不可以为乐。故女妓之徵发。及于外 (第 366H 页)
  

赠吏曹判书龙门赵公(昱)谥状
上之六年庚子。京畿儒生李泽臣等上言。言先儒赵昱道学之实。请加 赠赐谥。事下吏曹。曹覆启以超赠体重。请议大臣。越三年癸卯。右议政臣权敦仁献议曰。 赠参议臣赵昱。以先 正臣
赵光祖之高弟。学问之笃。非但为先正之所奖许。 明庙朝五逸之荐。时称得人最盛。而赵昱即其一也。 仁庙朝 (第 342H 页)
而有讳廷龟。左议政谥文忠号月沙。讳明汉。吏曹判书谥文靖号白洲。两世典文衡。于公为八世七世。再传而有讳 正臣。
户曹参 (第 332H 页)
此者不可不辨也。
读退溪先生心经后论
恒老按退溪先生一生工夫。尊信心经。玩绎既勤。体验最深。其论附注 吴程
之说。反覆委曲。详缓慎密。录其善而不阿其失。黜其谬而不没其功。尽乎其得力于是书者。不可诬也。至若核订 (第 116H 页)
。武王之驱猛兽。同其功用矣。自二圣以后。夷狄之祸。日以益甚。淫邪之害。不一其端。而若宋之朱子及我国先 正臣
宋文正公时烈。各因其所值之变。推明春秋孟子之义。以做一治之功矣。至于近日洋夷之骋怪宇内。则又夷狄之降 (第 40L 页)
。武王之驱猛兽。同其功用矣。自二圣以后。夷狄之祸。日以益甚。淫邪之害。不一其端。而若宋之朱子及我国先 正臣
宋文正公时烈。各因其所值之变。推明春秋孟子之义。以做一治之功矣。至于近日洋夷之骋怪宇内。则又夷狄之降 (第 588L 页)
 北溪,双峰皆得朱门之正传。而草庐,篁墩皆有云云。其学或有可议处否。
虽得正传。而才一差则便有可疑。此后学所当兢兢密察而不容毫发放下处。 吴程
所论。非专出于洗垢吹毛之计。
 黄慈溪何时人。其语意似与草庐不异。而退陶后论独举草庐何也。
黄氏溍。 (第 340H 页)
。不能随行奔走于百僚之后。席藁私室。以俟斧钺。罪当万死。罪当万死。伏愿 圣慈。天地父母。亟加严谴。以 正臣
罪。臣无任兢惶陨越涕泣待罪之至。谨昧死以闻。
乞递迎慰使疏(庚申)
伏以臣叨承 圣旨。差安州迎慰使者 (第 213L 页)
承 起居。臣罪至此。益无所逭。不得不冒死更吁。以请 严诛。伏乞 圣明揆以礼义。断以邦宪。先免臣职。仍 正臣
罪。使微志得遂。 朝纲无损。则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 (第 124L 页)
劄见集中筵席。请进览圣学辑要。)公言圣学之要。必以治心为先。而如大学一篇。太简约。衍义则亦颇浩繁。先 正臣
李珥所撰进圣学辑要。本于大学。约于衍义。而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巨细精粗。无不备具。且其卷帙。繁简得中故 (第 553L 页)
步为哉。理穷情迫。但俟一死。不避烦扰。复此哀吁。伏乞 圣慈察臣难进之势。 召还奉命之臣。仍令有司。亟 正臣
罪。俾得安意就尽。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臣无任泣血祈恳之至。谨昧死以 闻。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才 (第 275L 页)
致祀而止。终不敢论及此事者。岂无所以乎。至于 慎妃之事。本非出于 中庙之意。观于先正臣金净等一疏及先 正臣
赵光祖驳论权敏手等一着。可见公议之所在矣。然在当时则固当请复。而在于后则有所未安。其后历几朝 列圣。 (第 341L 页)
优异为言。则如时烈者。即可谓大名贤。年前重臣虽请申明此禁。其言较紧于儒相。而其后先 正臣
宋浚吉书院之设于尚州。特许 赐额矣。故领议政臣金堉书院之在加平者。亦许 赐额矣。毋论时烈与两臣之贤之 (第 297L 页)
谓党论。何自而起哉。惟其不然。暌乖日甚。忿争相加。是非不明。公道不行。则党论之至此。果谁之过欤。昔先 正臣
李珥。每以俗论之害事为言。俗论犹尚如此。况党祸之终至亡国乎。大哉。 宣祖大王之教曰。朝廷若祛一私字。 (第 378L 页)
然改图。释负之章。遽及于仰成之辰。此必诚敬未孚而然也。噫。卿因嘉锡之疏。如是引嫌。予以为大不然也。先 正臣
文集中。乙巳之祸。先卿扶护士论之迹。昭然载录。余亦览之详矣。嘉锡构虚捏无。胡至于此哉。予实痛恶。卿无 (第 369L 页)
率捧难便之势。已悉于状启中。终不可幸其苟免。默然而已。故敢此冒死陈章。自暴实状。伏乞 圣明亟 正臣
罪。以为奉命误事者之戒。不胜幸甚。臣无任瞻天恋阙。战灼俟罪之至。
玉堂请 陵幸毋疾驱劄(九月九日副应 (第 479H 页)
查之后。则有何可罪之端。而为当时逞憾之人。乘机搆陷。终至于瘐死狱中。祸连骨肉。戮及门徒。尚忍言哉。先 正臣
宋时烈与人书尺中。至以某之当初一事。谓出于嫉恶正俗。此可谓百世正论。而且故相臣柳尚运曾谪天安。稔知其 (第 314H 页)
怀。平心和气。益保 圣躬。益勉 圣学。迓续景命。以究大业。臣虽退伏乡村。亦何异于昵侍 前席。臣每读先 正臣
李珥舟行不忍终南远。为报篙师莫举帆之句。未尝不三复而悲之。不料今日臣之情境。正如是也。临发涕零。不知 (第 404H 页)
下斋。故时议欲并令上斋行之。其时学职李后庆,宋世珩等皆曰为可。独成世昌非之。其议遂止。逮 宣庙朝。先 正臣
李珥建议行之。旋即废去。俗习之难变如此矣。夫大学。是明伦之地。而长幼。又五伦之一。若令断自今始。以齿 (第 548H 页)
 臣对曰。此章章句。论者亦甚纷然。盖三者之得其当。即所以为中庸之道。则其不可谓皆倚一偏也明矣。章句之云尔。何也。后来 吴程
引毅斋之言曰。章句初本如此。朱子以倚于一偏等语为有病。遂改之。而下两不必字精矣。今本乃是未定之本。而 (第 270L 页)